自动化专业
发布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01   浏览次数:3671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基于电子科学、控制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宽口径专业,其专业知识与《中国制造2025》涵盖的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产业集成等内容紧密相关,是支撑智能制造的主要技术之一。该专业自2004年招生本科,迄今已经培养自动化本科人才1500余名,目前每年招生120人左右。现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校特色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中排名第199位,评级为B。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苏南、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能跟踪技术发展,解决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目标如下:

目标1: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人文素养)

目标2:能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分析和研究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专业能力)

目标3:能够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能针对工作中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工程能力)

目标4:具有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工作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团队协作)

目标5: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自动化技术发展动态,拥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持续发展)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工程实践,并能解决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自动控制系统或装置,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和开发恰当的软硬件平台、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并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原理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过程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4人,企业兼职教师13人(其中省产业教授2人,市产业教授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18人、硕士4人,具有境外访学经历的教师8人,现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

【专业实验室】

本专业现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等15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近900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900余台套,总价值1300多万元。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6个,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6个。

【学科竞赛】

本专业建有PLC、智能车、机器人、激光SLAM等多个学生社团,近三年,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比例30%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10余项。

【升学就业】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多名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思源电气、江森自控、安川机器人、德国博世等知名企业就职。与此同时,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2023年研究生录取率为36.0%,20自一班、20自二班考研录取率分别达到47.4%、36.8%。


近年来本专业考取研究生情况(部分)

序号

班级

姓名

录取学校

序号

班级

姓名

录取学校

1

20自一

王帅

中国矿业大学

11

18自二王佳斌中国矿业大学

2

20自二

赵云

江南大学

12

18自二

殷翰文江南大学

3

20自三

陈一诺

西安理工大学

13

17自一沈通河海大学

4

20自一

吉娇

新疆大学

14

17自一贾书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19自一

王子文

中国计量大学

15

17自二李鑫新疆大学

6

19自一

耿梦晴上海理工大学

16

17自二
丁凯
上海电力大学

7

19自一曹非凡江南大学

17

16自一
袁帅
德国科隆大学

8

19自二蒋泽楷

中国计量大学

18

16自一
沙显青
南京邮电大学

9

18自一吕芳芳

江南大学

19

16自二
李月
河海大学

10

18自二吴振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

16自二宋红超华东理工大学